欧洲央行转鹰成美联储决策压力来源 市场关注8月通膨数据表现
发布时间:2021-09-14 15:22:40
欧洲央行于上周宣布将于下一季起开始削减购债速度,尽管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坚称目前只是按市场状况重新调整购债计划以维持有利融资条件、而非缩减购债规模,不过欧洲央行提早转鹰也令市场开始关注美联储的政策动向,将于本周内公布的美国8月CPI指数及零售销售数据,也可能成为左右美联储9月FOMC会议结论的关键数据。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施纳贝尔发表演说,称市场忧虑通膨高企可以理解,并表示如果通膨率早于预期达成长期维持2%水平此一目标的话,欧洲央行迅速坚决地采取行动;同时她也重申,欧元区通膨率极有可能在明年便会开始显着下降,为应对暂时性通膨上升而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将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造成伤害,欧洲央行只会在有信心能达成长期2%通膨目标时,才会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
分析认为,此前一直坚持鸽派的欧洲央行决定于年内开始下调购债速度,将对美联储维持目前购债规模造成一定压力,如果美联储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官员口中的「暂时性」通膨便有机会失控。随着疫后经济持续复苏,大宗商品需求不断上涨,但是原材料供应链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导致制造题产能升幅受限,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商品价格,成为全球通膨飙升的一大因素。有分析人士认为,全球供应链问题将至少维持1至2年,成本压力将迫使全球企业反复提高售价以抵消成本;再加上企业为了招聘足够工人而提高薪酬待遇,如果劳动力短缺状况持续,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问题便很有可能再临,对全球各大经济体系作出深刻影响。